sohu_logo
苏共二十大内外反响

 二战结束后的欧洲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

今年10月7日是中国和波兰建交60周年。回顾60年来中波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许多意义重大和脍炙人口的大事和趣事,令人难以忘怀...

波兰发生了什么事?
华沙工人和学生纷纷集会反对苏联干涉波兰内政...

赫鲁晓夫突然飞临华沙
赫鲁晓夫走下舷梯,宾主间立即爆发了一场“舌战”...

毛泽东对苏联说“不”
10月21日,毛泽东在北京召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笼始末
哥穆尔卡参加波兰议会大选投票
1957年1月,周恩来访问苏联
周恩来访问波兰会见哥穆尔卡
1957年毛泽东访苏受到热情接待

苏联、东欧、中国的三角关系

    东欧各国对苏联在本国代理人的不满日益强烈表现出来,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后,党内反对派的力量不断积聚,民众的反抗情绪也直接指向莫斯科。

    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也越来越引起东欧的注意。主张向中国学习的基本上都是波兰和匈牙利的改革派人士,他们往往拿中国与苏联对比…

    赫鲁晓夫曾回忆说,在波匈事件危机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同兄弟的中国共产党协商”… [查看全文]

中国出面批评苏联化解苏波矛盾

    在中共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之前,苏联对波兰的基本政策已经确定,所需要的帮助是如何处理与波兰关系的善后工作以及如何稳定社会主义阵营的局势。后来的情况表明,在这些问题上,中共代表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到苏联的邀请信后,毛泽东在21日晚上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波兰局势和苏共的来信...刘少奇访苏的目的主要是批评苏联大国主义和老子党作风,保证波兰留在社会主义阵营…[查看全文]

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中国声望大增

    如毛泽东所说,对于苏共二十大,中国既支持赫鲁晓夫揭开了斯大林这个“盖子”,又担心批判斯大林的方式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动荡甚至瓦解。处理危机时,中共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实行独立平等原则,联合东欧国家一起扫除苏联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作风。

    处理1956年秋天危机中,赫鲁晓夫最关键的行动是将中国带进了欧洲。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声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查看全文]

大事记

1949年,中国与苏联建交

1949年12月—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

1950年,中国与印度建交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

1954年,中印和中缅领导人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举行,中苏两党分歧发端

1957年,毛泽东出席莫斯科会议

1962年,中印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1964年,中法建交

1967年,印尼发生政变,与中国断交

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中越关系恶化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

1984年,中英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6年,中葡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 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口“六四”政治风波开始制裁中国

1990年,中国与印尼复交,与新加坡、沙特建交

1991年 苏联解体,中国与一批独联体国家建交

1991年,中国参加APEC

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交

1996年-1997年 中美元首互访,关系正常化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军轰炸

1999年,澳门回归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3年,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

 

 

 

 

1989年波兰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92年我重返波兰工作。我接触过的许多政界军界知识界要人,他们都表示重视中波之间的传统友谊。尽管他们属于不同的党派,对波兰的内政外交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一谈及中波关系问题时,他们常常主动地提起波兰十月事件,对当时中国给予波兰的支持,异口同声地称赞不已。在中波关系史中,1956年10月是闪光的十月,从未因时间流逝而褪色。
                                                                                             ——刘彦顺 大使